首页 资讯 正文

军营观察丨乘风破浪的军士船长

体育正文 92 0

军营观察丨乘风破浪的军士船长

军营观察丨乘风破浪的军士船长

夏日清晨(qīngchén),一轮红日从海平面上升起。海军某(mǒu)勤务船大队的一艘拖船正缓缓驶离码头,协助某型战舰出港。 透过挡风玻璃,军士船长葛鹏飞(péngfēi)看着战舰渐行渐远,眉头微蹙若有所思(ruòyǒusuǒsī)。 走向深蓝,是(shì)他加入海军的初衷。而如今,军港码头(mǎtóu)是他驾驶拖船航行最多的地方。 在人民(rénmín)海军水面舰艇的(de)体系中,葛鹏飞和他的船,是一个“非典型”的存在。使命之一,就是港内拖带。 小小拖船,在艨艟(méngchōng)云集、舳舻相接的军港,看似不起眼,却是大型舰艇离靠(líkào)码头(mǎtóu)的重要保障。正是有了小小拖船开足马力“顶”和“拖”,大型舰艇才能安全顺利离靠码头。 葛鹏飞的战位很小——从船头(chuántóu)走到船尾,慢点走也仅(jǐn)需几十秒。船长的战位不足1平方米,在(zài)这个仅容转身的战位上,葛鹏飞驾驶拖船,航行在他的使命航道。 葛鹏飞的(de)世界很大——这些年,他们的拖船将驱逐舰(qūzhújiàn)、登陆舰、两栖攻击舰等一艘艘战舰送入大洋、接回(huí)军港,以特有的方式助力人民海军走向深蓝。 19岁(suì)入伍那年,葛鹏飞第一次离开(líkāi)老家。那时候,他怎么也想不到,自己有一天会当上船长。 “新时代,我们是幸运的(de)一群人。”2017年,这支勤务保障力量应运而生,在改革大潮中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(fāzhǎn)机遇。入列未满半年,东拖858船受命前往某海域执行演习任务(rènwù)(rènwù),应急拖带、处置(chǔzhì)伤情、转运伤员,经过7天7夜的连续战斗,圆满完成任务;入列第二年,首次执行为某型登陆舰进行补给任务;去年(qùnián),他们协助新型战舰离靠码头…… 12年的军旅生涯,葛鹏飞的个人经历与人民海军(hǎijūn)的加速发展交织在一起,描绘出一幅别样的圆梦(yuánmèng)图景。 军士船长葛(gé)鹏飞在现场指挥。(刘毅 摄) 海军某勤务船(chuán)大队执行(zhíxíng)出海保障任务。图为东拖858船正在航行。(刘毅 摄) 始终坚持优秀标准,才能成长为更优秀的(de)兵 朝阳(zhāoyáng)从江面升起(shēngqǐ),东拖858船上,士兵们昂首挺立,在甲板上映出一排影子。站在驾驶室中央的军士船长葛鹏飞正操纵拖船,协助战舰(zhànjiàn)驶离码头。 返航途中,下士孙宇浩(sūnyǔhào)偷偷瞄着比自己高半个头的葛鹏飞,心生羡慕:“我何时才能当上船长?”在(zài)战友们心中,葛鹏飞已成为“学习的榜样(bǎngyàng)”。 这位1994年出生的军士船长,依然(yīrán)记得刚入伍时的场景。 2013年,全国征兵时间统一由冬季调整到夏秋季。即将大专毕业的葛鹏飞成为政策调整后(hòu)的第一批(dìyīpī)受益者。 新兵下连后,葛鹏飞被分配到海军(hǎijūn)某勤务船大队,成为一名信号兵。那时,葛鹏飞的专业(zhuānyè)考核成绩处在下游。 看着成绩公示栏(gōngshìlán)上一排红色数字(shùzì),葛(gé)鹏飞心里满是羞愧。从小到大,葛鹏飞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。上学时,和同学比赛跑步输了,他就每天加练,一定要(yào)超过对手。实习时,为了拿到聘用合同,他勤学苦练,成为实习生中第一个被公司录用的人。 成为(chéngwéi)海军信号兵,更不能当最后一名。葛鹏飞虚心向班长请教(qǐngjiào),手旗、灯光、发文等业务,哪里不精练哪里。读码是信号兵的基本功(jīběngōng),要求眼睛一眨不眨紧盯信号灯,一般人坚持1分钟不眨眼已经很难,但葛鹏飞咬着牙(yǎozheyá)给自己定下2分钟的目标。 葛鹏飞的努力换来收获。在第二次(dìèrcì)专业(zhuānyè)考核中,葛鹏飞打了一场“翻身仗”——排名跃居前列,各课目均达到良好水平。 那时,葛鹏飞(péngfēi)感觉自己可以喘口气、歇一歇了。一次值更时,时任船长梁大伟与葛鹏飞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。梁大伟的一句(yījù)话深深打动了他:“始终坚持优秀标准,才能(cáinéng)成长为更优秀的兵!” “可贵(kěguì)的是他坚持住了。”看着葛鹏飞操纵拖船返回,如今已是大队长(dàduìzhǎng)的梁大伟点头(diǎntóu)赞许,脑海中浮现出葛鹏飞参加搜救训练考核时的场景。 那次考核,10人一起寻找目标,葛(gé)鹏飞第一个发现目标。刚开始,梁大伟认为,这是(zhèshì)运气好。 没想到,此后每次搜救训练考核总是葛鹏飞率先发现目标。问及诀窍,葛鹏飞说:“没有其他,就是靠平时(píngshí)点点滴滴地用心学习(xuéxí)积累。” “坚持是一种态度,更是一种能力。”葛鹏飞(péngfēi)深信(shēnxìn),即使天赋不够,只要足够坚持,也能厚积薄发。 “他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(rén)!”战友们评价葛鹏飞,除了干好本专业,他还向船上其他战友取经(qǔjīng)。驾驶室、前(qián)甲板、厨房……处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,雷达、帆缆、炊事等专业他都会。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2016年底,葛鹏飞被选中(xuǎnzhōng)前往造船厂接船。次年,东拖(tuō)858船正式入列。而这一年,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和055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相继下水,还有(háiyǒu)许多战舰也加入(jiārù)人民海军序列。 这一年,对于大队来说是职能使命拓展的一年,对于葛鹏飞(péngfēi)来说也是梦想起航的一年。“赶上了海军快速发展的好时代,处处都是机遇,必须(bìxū)努力(nǔlì)抓住。”葛鹏飞说。 梦想(mèngxiǎng)的航程,需要坚守更需要开拓 信号兵离船长的(de)距离,有多近? 只有(zhǐyǒu)几步——驾驶室里,他们的身影重叠在一处(yīchù),他们的声音交汇在一起。 信号兵离船长的距离,有多远(yǒuduōyuǎn)? 可能是几年,也可能是一辈子——想当(xiǎngdāng)船长除了努力还得有机遇。 那年,调整改革后,部分优秀士兵成为辅助船艇指挥员(zhǐhuīyuán)。 听闻单位遴选军士(jūnshì)船长,葛鹏飞第一个报了名,郑重地写下一份转岗申请书。内心同样泛起涟漪的,还有来自大队(dàduì)其他(qítā)专业的多名骨干,大家跃跃欲试。 几轮测试下来,入围的仅有4人。考验,仍在(zài)继续…… 一天深夜,拖船餐厅里,葛鹏飞埋头学习专业书籍。一同入围的其他战友,也在为集训考核做(zuò)最后(zuìhòu)冲刺。“我们只有3个月时间(shíjiān)集中学习理论,每分每秒都弥足珍贵!”回忆起那段(nàduàn)时光,葛鹏飞的目光透着坚毅。 3个月后,葛鹏飞顺利通过考核(kǎohé),被任命为某型(mǒuxíng)拖船副船长。当副船长的第一关,是参加独立操纵考核。 凭着那股不服输的劲,葛鹏飞加班加点(jiābānjiādiǎn)补课学习。2018年6月,葛鹏飞驾驶拖船顺利通过独立操纵(cāozòng)考核。入伍4年的他,成为当时战区海军最年轻的军士副(fù)船长。 渐渐地,葛鹏飞感受到了这份荣耀背后的神圣(shénshèng)责任——这份事业(shìyè)虽然平凡但不可或缺,军舰远航的背后少不了小小拖船的身影,他们必须以高度责任心守护战舰的每一次航行(hángxíng)。 一次,拖船带着补给物资,穿越波峰浪谷,前往指定海域(hǎiyù)。葛鹏飞的内心像海浪一样(yīyàng)久久不能平静(bùnéngpíngjìng),这是他首次随船执行登陆舰补给任务。 “登陆舰像山一样(yīyàng),抬头向上看都看不到它的顶。”第一次(dìyīcì)近距离接触登陆舰,葛鹏飞惊叹不已。 经过(jīngguò)不断磨合,他们顺利完成补给任务(rènwù)。这次任务的成功经历,令葛鹏飞更加坚定当初的选择。勤务船虽然是配角,但在未来作战(zuòzhàn)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 或许,这正是这份事业的迷人之处。不同的操船技术、全新的使命任务(rènwù)……葛鹏飞(péngfēi)和战友们立足岗位刻苦训练,以(yǐ)更高的能力素质适应新任务新要求。 从登上东拖858船那天起,葛鹏飞坚持写笔记,记录他的工作(gōngzuò)心得与经验。他希望有(yǒu)一天,随手写下的文字,能对后来人有点用。 “我们(wǒmen)在时代大潮中破浪前行。”葛鹏飞说,“见证大国重器(zhòngqì),守护战舰远航(yuǎnháng),我们要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劲头,才能不辱使命、不负重托。” 阔步新征程,越干越有(yǒu)劲头 天蒙蒙亮,葛鹏飞驾驶拖船保障某型战舰驶离(shǐlí)码头,这是他执行频率最高、最重要的工作(gōngzuò)之一。 2020年底,葛鹏飞被正式任命(rènmìng)为东拖858船的第二任船长。尽管他(tā)已是(shì)船上名副(fù)其实的“老兵”,但他依然感到压力。这不仅是身份改变,更是思维重塑。当副船长时,船长安排他干啥就干啥;成为船长后,船上的事都需要他决定。 上任后,大队领导与葛鹏飞的谈话,让他记忆深刻:“从单打独斗的技术骨干,到带领(dàilǐng)一艘船、一个分队执行任务的指挥员,肩上的使命更重了(le),责任(zérèn)更大了。” 万事开头难,越难越要开好头。为了帮助葛鹏飞打开工作局面,大队领导专门到(dào)船上蹲点帮建,手把手教方法(fāngfǎ)、传经验。 为了尽快带出一支过硬团队,葛鹏飞针对人才(réncái)短缺等难题,积极搭建传帮带平台,在船上开展“一专多能”训练。平时操练,对接受能力(nénglì)较弱的(de)战士,葛鹏飞用心帮带,动作不熟练、课目不达标就耐心讲解、演示操作。看着他忙碌的身影(shēnyǐng),不少战士坦言:“船长真心实意教我们,让(ràng)我们感到温暖、有了信心。” 打开船上(chuánshàng)每名战士的笔记本,扉页上都有一份个人专属的成长(chéngzhǎng)路径图和发展规划表。一年、两年、三年……要(yào)读多少书(shū),要考哪些证,要完成的目标,要达到的能力水平都一目了然。这是葛鹏飞与每名战士一起商量制订的“成长套餐”,并坚持督促大家完成。 辛勤汗水灌溉出丰硕果实(guǒshí)。如今,该拖船人人熟练掌握3种(zhǒng)以上专业技能,三分之一的战士能够在3个不同(bùtóng)岗位上独立值更,不少战士因训练成绩突出立功受奖。 一天,葛鹏飞和战友们(men)执行完(wán)拖带任务归港,正在吃晚饭。突然,船上接到求助信号:“一艘地方船只失控,请求救援拖带。” 经请示上级批准后,东拖858船紧急出航。经过1个(gè)小时的努力,他们成功将失控船只拖带至指定(zhǐdìng)锚地,保证(bǎozhèng)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。 近年来,东拖858船连续两年被评为“四铁”先进(xiānjìn)单位,并(bìng)荣立集体三等功,党支部被上级党委表彰为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。 长长的码头上,多种型号舰艇靠泊。数百米距离,很近又(yòu)很远。 很近(hěnjìn),走路步行一会儿可以抵达某型战舰靠泊码头;很远(yuǎn),是因为这条路,葛鹏飞走了12年,还将继续走下去。 在这里,舰艇从当初的一种型号到(dào)现在的数十种,葛鹏飞保障的舰艇吨位越来越大。由小到大,由少到多,不仅意味着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,更代表着海军(hǎijūn)作战能力的拓展(tuòzhǎn)与延伸。“这个(zhègè)兵当得值,越干越有劲头!”葛鹏飞说。 ■二级(èrjí)上士 李晋栋 人生的(de)道路上有许多需要抉择的关口,或是(huòshì)一路向前,风雨无阻;或是选择转身,另辟蹊径。我选择的方式只有一种,那就是前进。 曾经,我的世界很小。连绵的黄土(huángtǔ)高坡,将家乡与(yǔ)外界的喧嚣隔离开来。 20岁那年,正在上大学的我决定参军入伍(cānjūnrùwǔ)。小时候看着河水都(dōu)“晕”的我,成为一名海军战士。怀揣着“驾驶战舰、驰骋大洋”的梦想,我毫不犹豫地选择(xuǎnzé)了操舵这一专业。 然而,人生往往事与愿违。新兵下连那天,踏上甲板(jiǎbǎn),我(wǒ)的心就“凉了半截”——和电视上的军舰完全不同,排水量仅500多吨的拖船静静地靠泊在码头,狭小的空间(kōngjiān)、密闭的舱室(cāngshì)……失落感像拍打着船体的浪花,一直不停歇。 经历沮丧与失落,在战友的鼓励下(xià),我最终决定在这(zhè)艘拖船上干下去。 第一次(dìyīcì)出海,大海就给了我“下马威”——晕船。 海上的(de)风浪连续袭来(lái),拖船就像漂浮在海面上的“不倒翁”。为了让自己稍微(shāowēi)舒服点,我抱着救生衣趴在凳子上。一边值更,一边呕吐,每一分钟都是煎熬。 “晕船哪能当海军?”我努力克服晕船等生理不适,逼着自己时刻保持战斗(zhàndòu)状态,一刻也不敢松懈。几个月(yuè)后,我终于不再晕船。 过去6年,得益于大队开展“一专多能”训练(xùnliàn),我在东拖858船上的各个战位上都干过,可以说每个(měigè)专业都摸了个“门清”。 2021年,经过层层(céngcéng)考核,我被任命为东拖858船副船长(chuánzhǎng)。同年9月,我顺利晋升中士。 机遇,意味着挑战。当副船长的第一关,是参加独立操纵考核。我加班加点学习,最终顺利通过考核,拿到驾船出海(chūhǎi)的“上岗证(shànggǎngzhèng)”。 身份的变化只要一纸命令,胜任岗位却(què)非朝夕之功。至今,我(wǒ)还记得第一次站上指挥台时的情景,手里的话筒仿佛有千斤重,让我忍不住轻微发抖,手心(shǒuxīn)、脸上都是汗。 就这样,在一次次任务实践中,我的能力快速(kuàisù)提升(tíshēng),干事底气也越来越足。 机遇留给有准备的(de)(de)人。得益于我在副船长岗位上的优秀表现,去年底,大队任命我为另一艘拖船的船长。 今后的路怎么走,我(wǒ)心里很坚定:好好干! 最初来到(láidào)勤务(qínwù)船大队时,我心里有许多问号:勤务船大队是干啥的?我为什么会干勤务?……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心中徘徊。 东拖858船是大队最小的(de)船,踏上甲板时,我的心情更是一落千丈(yīluòqiānzhàng)。 学习专业技能,我曾一度心不在焉,认为不就是捕捉并报告一下目标方位(fāngwèi)距离,有啥难(nán)的? 但(dàn)真正(zhēnzhèng)走上战位,第一次独立值班,我就“出师不利”。正式报告目标方位距离时,我支支吾吾答不上来。 “再(zài)简单的工作,也有(yǒu)复杂的一面。再小的船,也是战斗力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作战单元。”听到船长葛鹏飞的话,我下定决心好好干。 那段时间,我(wǒ)请教班长专业知识难点,他们耐心地讲解要点、进行操作(cāozuò)演示,船长经常询问我的(de)(de)学习进度并随时提问……渐渐地,我的专业水平突飞猛进,能够熟练掌握各类设备。看到船长欣慰的眼神,听到战友们的点赞,我知道自己“蜕变”了。 那年,东拖(tuō)858船进厂(jìnchǎng)维修。一天检查设备时,我发现气象仪不显示风向、风速,但显示温度、湿度。 初步检查后,我判定(pàndìng)是气象仪内部出现问题。我立即将故障(gùzhàng)上报,并在工厂师傅的指导下开始拆解装备。 最终,我发现是一块电路板损坏。替换备件后,仪器(yíqì)恢复正常。那段时间,我每天跟着工厂师傅学习。厂修结束后,驾驶室里的大多数装备故障,我都能(néng)顺利排除(páichú)。 每个人的军旅之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,辛勤付出才能有收获。目前,我正在(zhèngzài)利用出海训练时机(shíjī)学习如何操纵拖船。现在可以完成离靠码头等任务,后续我要进一步提升操纵拖船能力,早日达到(dádào)船长的水平。 更多精彩(jīngcǎi)资讯请(qǐng)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(bǎnquán)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(guīshǔ)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(jiāng)追究责任。
军营观察丨乘风破浪的军士船长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